第六部分:蜥蜴

自史前時代以來,大型蜥蜴一直是重要的食物,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區仍然經常被獵殺。1有些蜥蜴(例如在印度支那市場上看到的巨蜥)是肉食性物種,可能難以餵養和飼養經濟上。然而,美洲鬣蜥卻有望成為微型牲畜。它們是草食性的,主要以樹葉、花朵和果實為食,其中包括許多樹上太高而無法被人類或其他牲畜採集的植物。

鬣蜥肉在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區都很受歡迎,那裡的消費者願意為它支付比魚、家禽、豬肉或牛肉更高的價格。為了滿足需求,人們用步槍、彈弓、陷阱和絞索來獵殺幾種鬣蜥。他們甚至會被訓練有素的狗追倒。村民(通常是小孩子)捕捉它們作為家人的食物;專業獵人捕獲它們並將其出售給小販。鬣蜥被裝在麻袋和柳條籃裡,透過汽車、船、馬背和步行的方式拖運。在薩爾瓦多的部分地區,人們知道它們是透過卡車來運抵市場的。

由於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狩獵,鬣蜥現在變得越來越稀少,而它們棲息地的破壞使情況變得更加糟糕。目前,拉丁美洲許多地區的熱帶森林正在被砍伐。綠鬣蜥尤其依賴樹木,隨著森林的消失,綠鬣蜥的數量也隨之減少。

然而,鬣蜥是森林邊緣的物種:只要有一小片樹林保留下來,它們就能在牧場和農場中生長得很好。這為它們作為微型牲畜飼養帶來了希望。它們的繁殖能力如此之強,原則上,它們的族群數量可以呈指數級增長。例如,成熟雌性每年可產下 30 個或更多卵,持續長達 10 年。

在過去幾年中,巴拿馬和哥斯大黎加的一項著名研究計畫(見第 351 頁)為鬣蜥養殖奠定了實踐基礎。它已人工孵化和飼養了數千隻綠鬣蜥幼體。每隻動物的生存空間不到半平方米,這些幼體的生長速度與野生動物一樣快,甚至更快。與野生鬣蜥的親屬不同,圈養鬣蜥的存活率幾乎是 100%,野生鬣蜥在出生後第一年就會因鳥類、蛇和其他掠食者而死亡 95%。該研究計畫表明,飼養鬣蜥以獲取食物或恢復枯竭的棲息地是可行的。此外,庫拉索島和薩爾瓦多也開始了養殖綠鬣蜥的實驗計畫。

作為家畜,蜥蜴有優勢。由於它們是冷血動物,因此不會攜帶人類疾病(除了因嚴重管理不善而導致的沙門氏菌等疾病)。它們可以以相當高的密度被圈養而不會爆發疾病。儘管它們在野外經常具有攻擊性,但只要餵養得好,它們就能在密集的族群中共存,幾乎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還有一個重要的保護組成部分。養殖這些蜥蜴可能有助於控制甚至扭轉其族群數量下降的趨勢,因為它們可以讓大量蜥蜴以抑制掠食者的規模放回野外。

利用鬣蜥有三種選擇:

- 將野生族群作為獵物管理;

- 在農場飼養鬣蜥,如雞和豬;或者

- 圈養幼鬣蜥,然後將它們放歸野外,在那裡它們可以長到完整的尺寸,然後在可持續的基礎上進行收穫。

儘管迄今為止綠鬣蜥受到了最多的關注,但另外兩種拉丁美洲物種正在進行養殖試驗。薩爾瓦多和哥斯大黎加正在試驗性飼養黑鬣蜥(garrobos)。雜食性的 tegu 蜥蜴能生產出珍貴的皮革,目前已開始在阿根廷進行養殖,以下對此進行了簡要描述。以下章節將介紹這兩種鬣蜥。

特古

泰格斯(Tupinambis rufescens 和 T. teguixin)是南美洲的大型蜥蜴。它們因其皮革而備受推崇,可製成手提包和類似物品的皮革。泰格斯受到嚴重剝削;阿根廷每年平均出口超過 100 萬張毛皮,價值約 1,500 萬美元。據估計,擁有 50 年歷史的 tegu 產業可以養活多達 30,000 人,其中包括製革廠員工以及農村地區全職或兼職獵殺蜥蜴的人。惡劣的農業條件使得查科地區的耕作變得困難,一張泰古皮的售價就超過了一個農場樂隊一天的工資。有些家庭也吃泰古肉,並將脂肪用於藥用。在許多地區,人口已經瀕臨滅絕。因此,畜牧業可能是有益的。貿易商希望家庭經營的圈養活動最終能取代狩獵。

儘管通常與阿根廷北部和巴拉圭的乾旱地區聯繫在一起,但泰古的分佈範圍實際上覆蓋了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區 - 北至哥倫比亞,包括特立尼達和亞馬遜盆地。其中一種(T. rufescens)通常出現在旱地棲息地,例如阿根廷的查科地區。它可以在牧場上大量發生,可能是因為與牛有關的昆蟲。但它也發生在不適合養牛的地區。有些泰格斯常見的地方非常乾燥,10公頃的土地上只能容納一頭牛。在那裡,農民可能會發現飼養泰格斯有利可圖。這將保持本地生物多樣性,同時也許會減少牛造成的土壤退化。

另一個物種(T. tegubixin)出現在潮濕的森林中,例如在阿根廷福爾摩沙省發現的森林。

泰格斯在科學上很有趣。人們對它們的生物學知之甚少,需要進行基礎研究。它們的食用量並不多,但在某些地區,尾巴被認為是美味佳餚。事實上,不斷惡化的經濟狀況已經使它們作為一種糧食資源變得更加重要。讓農民相信,透過合理利用這些大型蜥蜴,他們可以增加現金收入和肉類產量,這應該不難。

永續開發也有利於泰古保護。阿根廷和巴拉圭的一些地區仍然存在大量族群,但總體而言,該物種正在減少。精心設計的管理項目可以確保大量數量急劇減少的大量人口得以維持和重建。

33 綠鬣蜥

G038A.GIF

如前所述,綠鬣蜥(Iguana iguana)在中美洲各地都有消費。它已經受到嚴重商業化的影響,人口正在急劇下降。這種情況不太可能改變:隨著人口的增加,對鬣蜥肉、鬣蜥蛋以及活鬣蜥的需求也在增加,其中數千隻鬣蜥被當作家庭寵物飼養。

由於其草食性、無害性和高繁殖潛力,這種爬行動物是集約化管理的主要物種。它警覺、好奇、善於社交,從出生起就很容易被馴服。如果在繁殖季節給予最低限度的保護,大量的族群就會聚集起來,動物也可以在簡單的設施中飼養。

然而,儘管鬣蜥可以作為微型牲畜飼養,但它們可能需要三年才能達到上市規模。因此,目前仍然可以廉價地(儘管經常是非法地)從野外採集標本,因此完全在圈養條件下將它們飼養到成熟可能是不經濟的。然而,人們發現,如果被釋放到野外,大多數會留在附近的樹上,特別是如果人們建立簡單的餵食站並在其中放置餐桌殘渣或雜草植物。這使得在等待期間的生產成本非常低。

鑑於這些發現,鬣蜥養殖有著廣闊的前景。透過研究,毫無疑問可以提高成長率並降低維護成本。此外,鬣蜥每年都變得更有價值。即使是現在,在一些野生鬣蜥稀缺的地區,養殖它們也可能是經濟的,特別是當幼鬣蜥長到死亡率較低的體型時將其釋放到森林地區。

儘管綠鬣蜥會快樂地吃草,但它們需要樹木。因此,鬣蜥養殖提供了一種保持熱帶森林生存的方法,同時仍為人們提供肉類和收入。透過種植蜥蜴,農民不必砍伐森林來為種植糧食作物或牛創造空間。因此,鬣蜥養殖為保護受圍困的剩餘樹木提供了經濟動力。它甚至可能使重新造林具有經濟吸引力。它還可以促進牧場地區防護林和等高林帶的使用。今天的研究人員估計,每公頃鬣蜥每年可生產 200-300 公斤肉。

外觀及尺寸

綠鬣蜥可以長到2m以上長,但一半以上的長度都在它鞭狀的尾巴上。繁殖體型的成蟲一般重2-4公斤。鱗皮呈綠色、淡黃色或金棕色,有深色斑紋;顏色是年齡和生殖階段的函數。

分配

這種大型蜥蜴原產於從墨西哥延伸到巴西北部和秘魯的廣大地區,其中包括一些加勒比海島嶼。在墨西哥,它出現在兩岸的熱帶森林中。

地位

綠鬣蜥以前在整個中美洲很豐富,但現在已經不再了。例如,在墨西哥太平洋沿岸的紅樹林中,以前的人口只剩下 5%。在瓜地馬拉的太平洋低地,只剩下一些遺跡。在薩爾瓦多的叢林中,動物的密度已經下降到以前的百分之一。在巴拿馬和哥斯大黎加,該物種現已被正式列為瀕危物種。

棲地與環境

綠鬣蜥通常生活在熱帶低地森林的水邊。只要還有一些樹木存在,它就會茁壯成長。森林可能潮濕,也可能季節性乾燥。這種動物通常棲息在樹頂,以樹冠上的嫩芽和果實為食。很少有其他草食動物能夠將這樣的森林樹葉轉化為人類的食物。

生物學

與牛和其他草食性哺乳動物一樣,鬣蜥有一個專門的消化系統,有一個擴大的發酵室,細菌可以在其中分解植物細胞。植物轉化為肉的效率與牛一樣,但速度沒有那麼快。

達到性成熟後,雌性在 2 或 3 歲時每年產下一窩 10 85 枚卵。 (對於大多數樣本,平均值可能約為 35。)

P349A.GIF

行為

這些動物在寒冷時通常行動緩慢且昏昏欲睡,但在白天炎熱時它們會變得極其警覺,可以快速敏捷地奔跑、游泳和攀爬。

他們有複雜的社會結構和明確的年度繁殖週期。無論是人工孵化還是在野外捕獲,幼龜都很容易適應圈養。然而,習慣了自由生活的被捕獲的成年人很難被關在狹小的圍欄裡。

用途

綠鬣蜥主要用作食物。這種肉的味道有點像雞肉,在拉丁美洲通常用辛辣的燉菜烹調。雞蛋也被吃掉了。它們體積小,外殼堅韌,被認為是特殊的美味佳餚,據說可以治療多種疾病。

國際寵物貿易對活鬣蜥的需求量很大。

剝削主要是為了肉體;在大多數情況下,皮膚都被浪費了。然而,考慮到有組織的生產,綠鬣蜥皮也許會成為農場副產品。它以商品名“變色龍蜥蜴”在國際爬行動物皮革市場上銷售。皮革寬度通常可達 20 公分。它薄且相對脆弱,粘在織物或牛皮背襯上以防止撕裂。主要用途是女士配件、皮帶、錢包和鞋子。它不適合涉及彎曲的用途,因為鱗片重疊並且反覆彎曲會導致它們分離。然後皮膚摸起來會變得粗糙並失去光澤。

鬣蜥媽媽

現在,這項計劃為飼養綠鬣蜥作為微型牲畜帶來了希望,它是動物學家 Dagmar Werner 的創意。她從 1983 年開始收集 700 個鬣蜥蛋,然後在「工作中」學習如何處理它們。

憑藉著運氣和直覺的結合,再加上決心,她在第一次嘗試中就發現了孵化雞蛋的合適條件——同樣令人驚訝的是,她的孵化器(裝滿泥土的木箱,用燈泡加熱)位於高樓公寓的一間公寓。巴拿馬城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儘管如此,大部分卵還是孵化出來了,數百隻蠕動的小蜥蜴很快就被卡車運送到巴拿馬運河附近的一個森林公園。在這裡,五年來,在源源不斷熱情的巴拿馬生物學學生的幫助下,韋默對籠子、飼料、設施、繁殖遺傳選擇和管理的各個方面進行了實驗。

這些專注的研究人員最終設計出了可能被視為生產線的東西,他們孵化並飼養了數萬隻綠鬣蜥,降低了動物的嬰兒死亡率,並為經濟生產奠定了基礎。

1988 年,該計畫的管理工作轉移到鄰國哥斯達黎加,維爾納在那裡建立了另一個研究農場和一個籌款基金會。她希望以此為起點,推動整個中美洲地區開始鬣蜥生產。

矛盾的是,她的直接目標是透過在每個罐子裡放一隻鬣蜥來保護蜥蜴。這將有助於減少導致這些動物在野外滅絕的無差別狩獵。

她的系統是基於在樹林中建立飼養站並在七個月大時釋放鬣蜥,在這個年齡它們實際上對捕食者俱有免疫力。鬣蜥需要樹木,她的最終目標是幫助拯救正在消失的雨林。透過有利可圖的鬣蜥養殖,她希望說服農民保留樹木作為鬣蜥的家園,而不是砍伐它們以種植作物和牛。

「鬣蜥管理和國際行銷系統將保護而不是消滅鬣蜥,」沃納說。 “我不認為鬣蜥養殖會阻止森林砍伐。但我確實認為它將做出很大貢獻。”

畜牧業

巴拿馬和哥斯大黎加的鬣蜥養殖計畫(見側邊欄)為其他地方的做法提供了一個範例。在營運的頭五年裡,該計畫飼養了超過 10,000 隻綠鬣蜥。

為了建造農場,圍欄是用金屬板牆建造的,金屬板牆埋入地下 30 公分。在裡面,動物們睡在竹子和植被搭建的庇護所。每個庇護所都有一個可調節的入口狹縫,幼小的蜥蜴可以從其中滑行,但通常體型較大的掠食者則不能。大多數都架在高蹺上,食物在下面的陰涼處提供。透過該系統,20 至 60 隻幼鬣蜥被飼養在 10 m° 的面積內(每隻鬣蜥 0.5-0.17 m° 的土地面積)。在另一種「高強度」設計中,30隻幼龜被關在1公尺大小的籠子裡(每隻只有0.05公尺)。

鬣蜥養殖場還包括一個人工巢,該巢由一條通往充滿沙子的產卵室的「隧道」組成。 (隧道和房間都是由混凝土塊或其他對捕食者安全的材料製成。)雌性鬣蜥(至少在圈養中)更喜歡這種方式,而不是自己挖掘隧道,這是鬣蜥繁殖的重要進步,因為它可以成功孵化接近100%。最近的版本不需要人工幹預:卵自行孵化和孵化,幼體通過空心竹“管”爬出巢穴,落入塑膠袋中,每天可以輕鬆清空兩次。

鬣蜥的飼料由碎米粉、肉粉、骨粉、魚粉、木瓜、香蕉、芒果、酪梨以及各種葉子和花朵組成。他們每天都會收到來自豆類、芥菜或木槿等植物的鮮切葉子。幼龜被飼養到 6-10 個月大,此時它們已經足夠大,可以被釋放到森林、樹木稀疏的農田或村莊後院,幾乎不會受到捕食者的攻擊。

優點

每隻雌性每年平均產下 35 個卵,這些動物具有天生的高繁殖潛力。如果幼崽在出生後的頭幾個月受到保護,免受掠食者的侵害,族群數量就會迅速增加。

鬣蜥能很好地適應次生林和後院的條件,可以以果樹或用材樹的葉子為食,而農民則可以收穫水果或木材。除非庫存嚴重過剩,否則它們不太可能影響樹木的生產力。

限制

這些蜥蜴可能需要三年時間才能達到可銷售的尺寸2,而且目前將它們完全圈養至可用尺寸的成本高於其作為食物的市場價值。如果大規模商業鬣蜥養殖要在經濟上可行,就必須找到更便宜的飼養方法。主要問題是圍欄的高成本,而不是食物的成本。食物的成本不超過養一隻雞到上市尺寸的成本,但鬣蜥的生長速度沒有雞快。對小農來說,飼養牠們的唯一成本是勞動力,而這往往並不重要。自由放養的食草蜥蜴會破壞家庭花園。

研究和保護需求

出於保育目的,主要需要是教育整個拉丁美洲的人們了解鬣蜥的困境。例如,在中美洲,人們捕捉懷孕的雌性並取出卵作為食物。 (人們普遍存在誤解,認為雌性鬣蜥能在這種殘酷行為中倖存下來。)這對鬣蜥種群來說是毀滅性的,但透過安裝人工巢穴,農民可以讓雌性鬣蜥活著並仍然收穫卵。此外,人們可以吃掉一半的雞蛋,孵化另一半,讓農場周圍的樹木重新繁殖。

了解鬣蜥在野外的繁殖也很重要。目前,壽命、生長速度和性成熟年齡尚不清楚。這些資訊將為制定保護措施提供基線數據,以扭轉這種自然資源的枯竭。

需要進一步的畜牧研究。必須降低成本。人工巢穴的有效性必須在鄉村實踐中進行檢驗。必須研究圈養的幼崽被釋放後的存活率。應制定採伐和補充計劃,以確保對重新繁衍的森林進行最佳利用。

34 黑鬣蜥

G039A.GIF

綠鬣蜥飼養工作也適用於黑鬣蜥(Ctenosaura similis、C. acanthura、C. hemilopha 和 C. pectinata)。這些是生活在整個中美洲乾燥棲息地的類似蜥蜴

將野生黑鬣蜥作為食物的開發始於古代,並且在大多數地方持續了數百年,沒有對自然族群造成太大傷害。直到1970年代,拉丁美洲人可以毫不費力地獲得肉和蛋,並且這些動物在城市市場上以低廉的價格出售。但近年來,蜥蜴數量日益稀少,價格也大幅上漲。例如,1976 年,聖薩爾瓦多中央市場以相當於 80 美分的價格出售大型標本,但到 1979 年,價格普遍上漲了三到六倍。如今,黑鬣蜥肉的價格比魚、家禽、豬肉或牛肉還要高。

吃小動物是中美洲根深蒂固的傳統,立法或教育無法輕易改變。儘管有官方法令,靠自給自足的飲食的農民不會心甘情願地放棄透過捕捉和食用蜥蜴而獲得的少量肉。此外,由於執法人員太少,立法很少有效。

與綠鬣蜥一樣,當導致幼體死亡的因素減少時,似乎可以產生大量可收穫的年盈餘。黑鬣蜥能有效地將植物轉化為適合人類食用的高級蛋白質。然而,幼蜥是食蟲性和肉食性的,而不是純粹的草食性的,並且在生命的最初幾週內可能需要比綠鬣蜥更昂貴的飲食(可能是肉渣)。此外,大多數食蟲蜥蜴需要移動獵物。他們可能會也可能不會接受肉渣作為食物。

外觀及尺寸

黑鬣蜥比綠鬣蜥更小、更粗壯,但重量可達 3 公斤。它們的尾巴又短又多刺。尾部的鱗片增大,呈螺旋狀生長,且呈尖銳狀。除此之外(除了通常呈現灰黑色外),這兩種動物的外觀相似。

分配

不同的黑鬣蜥品種分佈範圍從墨西哥北部沿著中美洲海岸到巴拿馬和哥倫比亞的加勒比海島嶼。大多數能夠很好地忍受適度的人類存在,通常在城鎮垃圾場和墓地周圍繁衍生息。

地位

就在 1981 年,黑鬣蜥還被整車運往市場。如今,它們在原來的範圍內通常受到限制甚至消失。儘管如此,它們仍然是中美洲廣大地區的主要狩獵動物。其中許多是懷孕的雌性,這對當地人口來說是災難性的。過度噴灑殺蟲劑也被認為導致某些地區的數量減少。

棲地與環境

黑鬣蜥在乾燥、開闊的林地中繁衍生息。它們特別喜歡岩石山坡,因為它們依靠裂縫、岩石堆或挖洞的鬆軟土壤作為庇護所。

生物學

這些雜食動物以樹葉、花朵和水果為食,也以昆蟲和小型脊椎動物為食。成年鬣蜥會花一些時間爬樹,但它們不像綠鬣蜥那樣喜歡在樹上生活。剛孵化的幼體最初是陸生的,但在生命的最初幾週內主要處於樹棲階段。

雌性每年產一窩 20-90 顆卵。這些蛋比綠鬣蜥的蛋小得多,因此不那麼受歡迎。

P357A.GIF

行為

這些蜥蜴生活在洞穴或樹洞。典型的洞穴有多個入口,長 1-2 m。幾隻雌性可能會共同努力形成一個複雜的公共洞穴,其中有幾個單獨的巢室。他們是如此勤奮的挖掘者,以至於許多人在全神貫注於添加新房間的任務時被抓獲。

用途

在某些地方,即使黑鬣蜥並不常見,它們仍然遭到密集獵殺。因為它們的肉很有價值,所以獎勵證明了尋找和殺死它們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是值得的。因此,在人口銳減以致有組織的狩獵無利可圖的情況下,動物仍然遭受個人的無情破壞。

畜牧業

養殖黑鬣蜥是一個新穎的想法。然而,這並不愚蠢。 1981 年,薩爾瓦多的 Centro de Recursos Naturales (CENREN) 啟動了黑鬣蜥養殖計畫。從那時起,其研究人員收集了有關圈養成蟲的生長速度、進食模式以及維持和繁殖的數據。該計劃提供了在大型室外圍欄中維持種畜、生產大量幼體以及補充資源枯竭地區的一些承諾。

其他鬣蜥

其他值得考慮飼養的鬣蜥包括岩鬣蜥(犀牛)鬣蜥(Cyclura cornuta),它是安的列斯地區的一種食草蜥蜴。多明尼加共和國聖多明哥國家動物園已大量飼養這種動物。圈養繁殖的個體在32個月大時開始繁殖,平均窩數約15只,平均孵化時間為82天(31°C)。這些島嶼鬣蜥天生的溫順性使它們比綠鬣蜥或黑鬣蜥更適合圈養,而且它們更大的體型也是一個優勢。另一方面,達到成熟所需的時間長,以及相對較小的產蛋量(大約是綠鬣蜥的一半,黑鬣蜥的三分之一)是明顯的缺點。

一個相關物種,精緻鬣蜥,也值得研究和保護。它出現在背風群島和馬提尼克島,(正如其具體名稱所暗示的那樣)甚至比綠鬣蜥更好吃。

優點

拉丁人相信這些蜥蜴的肉可以治癒或有益於各種疾病,因此他們願意為蜥蜴的肉支付比同等數量的其他肉類更高的價格。在大多數兩者同時出現的地方,黑鬣蜥比綠鬣蜥更受青睞。

與綠鬣蜥相比,黑鬣蜥在圈養條件下易於繁殖,並且具有更高的繁殖潛力(平均每窩產卵 43 顆)。它還有一個額外的優勢,那就是它可以在森林砍伐和改變的棲息地中茁壯成長。儘管受到狗和貓的攻擊,它仍能在人類住區附近生存,並且在郊區或空地擁有密集的族群。 (它甚至在馬那瓜等城市的市中心也能生存,但在人口稠密的地方就不行了,因為狗、貓和人類都吃掉了很多。)因此,即使在城鎮裡,也有能夠支持它的棲息地。

黑鬣蜥會以雜草植物或垃圾為食,成年鬣蜥似乎比綠鬣蜥更容易圈養。

限制

動物達到上市尺寸之前的長時間延遲(可能至少兩年)可能會使種植者難以與家禽或魚類等常見肉類競爭。某些寄生蟲會使肉變得不可食用。

雖然黑鬣蜥比綠鬣蜥小,但它們更具攻擊性,會捍衛它們認為是自己的領域。它們會造成痛苦的咬傷。他們也往往更容易逃離圈養。

如前所述,這些雜食動物在其生命週期的一部分依賴動物物質。

研究和保護需求

黑鬣蜥的生物學值得更多研究。

應測試為綠鬣蜥開發的管理技術是否適用於黑鬣蜥物種。必須制定收穫和招募計劃,以在野外創造可持續的種群。還需要解決餵養年輕人的具體需求。

我相信,在第三世界,只有當窮人的生計得到保證時,他們才會幫助我們保護他們的自然環境。只要人們仍然處於飢餓狀態,就很難與他們談論保護問題。因此,我認為發展和保護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當保育工作達到幫助窮人、受壓迫者、赤貧者的程度時,它才會產生持久的影響。

MS Swaminathan 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

我懷疑野性是一種遺傳特徵,正如史塔克·利奧波德在火雞身上發現的那樣。因此,在嘗試馴化時,人們應該預料到會遇到困難,直到有足夠的動物可以選擇安靜且易於馴服的種畜。 Ian McTaggart Cowan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動物學榮譽教授

牛永遠不會滅絕,原因很簡單,人類吃牛。保護野生物種的最佳方法是證明它們也可以成為寶貴的資源。厄尼馬特拉姆《紐約時報》雜誌

野生動物的利用應被視為土地利用的合法形式,就像畜牧業一樣。事實上,過去發生的情況是,人類馴化了有限數量的動物,主要是在溫帶地區,而忽略了其他動物的巨大潛力,這些動物可以被馴化或同樣有效地使用。安東·德沃斯

FA 資訊 icon.svg向下的角度 icon.svg頁面數據
部分鮮為人知的小動物,經濟前景可期
關鍵字農業
永續發展目標SDG15 陸域生物
作者國際發展科學技術委員會國家研究委員會
執照CC-BY-SA-3.0
語言英語(en)
翻譯俄語西班牙語
有關的2個子頁面17頁連結在這裡
別名微型畜牧業:鮮為人知的小動物,經濟前景可期 9
影響3,529 頁面瀏覽量
已創建三月 13, 2009Oorxax
修改的2023 年12 月 5 日作者:Felipe Schenone
Cookies help us deliver our services. By using our services,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